联系人:赵经理 /许先生
座机:0755-2306 8246
传真:0755-2306 8246
手机:186 8006 5688/180 2533 9599
地址:东莞市虎门白沙莞太路271号
众所周知,白度是白板纸一个非常主要的物理指标。我公司所生产的各种规格白板纸,对白板纸的白度都有一定的要求。我们将不同白度的白板纸放在一起进行比较,就会发现,他门的颜色不一样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差色现象,差色问题的产生,就是因为白板纸的白度不同所形成的。根据我们的实践,当纸与纸之间的白度相差超过3%时,就会产生明显的差色质量问题。因此,避免产生差色质量问题,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。
一、现状
从98年开始,我厂全面提升产品档次,将B级产品升级为A级产品,其中白度是需要提升的一个指标,其中白板纸从原来的80%提升到85%。此时,由于白板纸的白度的提高,白板纸差色这一质量问题凸现出来,白度要求为85%的白板纸,其白度变化在83-88%之间,差色现象非常明显。己经成为我厂的主要质量问题。据统计,因差色造成的白板纸降等占产量的5%左右。不但给我厂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,更严重的是已经影响到我厂产品的信誉,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因此,如何稳定白板纸白度,消除差色问题,显得极其紧迫和重要。
二、主要工艺概况
1、主要工艺参数
原浆白度:70% 增白剂浓度:6%
增白剂加入量:4. 9% 成纸白度:85%
磨前井绝干浆量:1. 5吨 磨后井绝干浆量:1.5吨
2、白度控制方法
对已经抄出的纸;检测其白度,当发现白度高于85%时,就减少增白剂加入量:当发现白度低于85%时,就增加增白剂加入量。
3、原浆白度
由于受苇种,原料配比,蒸煮设备、蒸煮工艺、漂白终点的控制等各方面先天不足和制约。原浆白度波动很大,白度为70%的原浆,波动范围在68%-74%之间。生产实践证明,原浆每变化1%,增白剂加入量不变时,则纸的白度可变化3-4%,因此,可以说,原浆白度的变化是造成纸白度不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三、原因分析
1、对纸张白度控制实际上就是通过对增白剂加入量的控制来实现的。通过分析,我们可以发现原控制方法存在着明显的不足。即(1)只有等纸己经生产出来之后,才会根据纸的白度去调整增白剂的加入量,这时己经晚了,是被动的。(2)根据纸的白度去调整增白剂的加入量时,还有磨前井、磨后井两井共计3吨的浆料得不到调整,而这些浆料是白度不合适的,只有等到其全部抄完,调整之后的浆才会过来,是滞后的。(3)在调整增白剂加入量时,加多少或减多少增白剂,并没有具体的数量,只能凭经验是不定量的。
2、对原浆白度的变化对成纸白度的影响应作为重点加以考虑,而日前的控制调整方法没有考虑原浆白度。
四、对策与实施
既然原浆白度的变化是影响白板纸白度稳定的主要原因,那么,我们就应该根据原浆白度的变化(而不是原来根据纸的白度的变化)来控制或调整增白剂的加入量,从而达到控制成纸白度。这样就不存在着被动和滞后的问题。当然,为了保证成纸白度的稳定,还得做到对增白剂加入量进行定量调整,要做到定量调整,就必须寻找出当成纸白度为85%时,原浆白度与增白剂加入量之间的对应关系,具体说就是,原浆白度70%时,成纸达到850/o,增白剂的加入量是多少,当原浆白度71%时,成纸达85%,增白剂的加入量又是多少等等的这样一一对应关系。
五、效果
1、通过实践,这种控制白板纸白度的方法,效果明显。成纸白度可控制在85士1 %之间,基本不存在差色问题。
2、据统计,差色由原来占总产量的5%下降至0. 5%每年可增加效益16万元。
3、差色问题的基本解决,提高了产品质量,增强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。
六、结论
(1)差色现象的产生是由白板纸白度波动所造成的。
(2)原浆自度的稳定对白板纸白度稳定至关重要。
(3)以原浆白度为依据,来调整增白剂的加入量,进而达到控制白板纸白度的稳定一致,实践证明效果明显。